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8090后管理
· 運營總監(jiān)· 新晉主管· 中層領導· 項目經理· 研發(fā)經理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8090后管理
8090后心式管理學
——管心+管人+管團隊
主講:李根穩(wěn)
訓練目的:
了解8090后的成長背景、行為習慣、心理特性、價值觀念、工作環(huán)境、心智模式等特點,通過層層剖析從本質上重新審視在這個特殊社會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新生力量,科學正視8090后這一群體的優(yōu)勢和劣勢,糾正日常管理中容易出現(xiàn)的管理誤區(qū),掌握新生代員工*和最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從而使得管理由“對抗”走向“對話”,由“管人”到“管心”的轉化。
訓練效果:
通過游戲參與、視頻分享、案例剖析、靜思冥想、心靈感悟、分組研討、實用工具梳理等方式,運用西方心理學、世界第三代管理革命心智管理,并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智慧,從科學角度正確看待8090后,學會換位思考并審視管理者本身,解決管理者角色認知與自我定位問題,發(fā)現(xiàn)自身管理盲區(qū)和誤區(qū),樹立適合中國企業(yè)的管理新思路——“員工解決態(tài)度問題(被領導力)+中層管理者解決思想問題(領導力)+高層領導者解決價值觀問題(文化力)”,并打造成為管理系統(tǒng),突破“西方拿來式”與“傳統(tǒng)經驗式”的管理瓶頸,建立一套“管心、管人、管團隊”的連鎖管理體系,推動中國企業(yè)管理由“經驗型管理”向“職業(yè)化管理”轉變,整體提升中國管理者的思想境界與管理水平,最終達到團隊的和諧與發(fā)展,促進企業(yè)目標的達成。
課程大綱:
課程導入
1、互動:接龍游戲
2、感知:心的力量
第一部分8090的世界
一、個性、價值觀、心智模式
1、分析:成長背景與個性
2、標簽:環(huán)境與價值觀
3、剖析:心智模式與行為習慣
4、討論:正面評價與負面評價
5、視頻:《我們是新生代》
二、工作、生活、家庭
1、討論:8090后員工如何對待工作
2、關注:8090后員工如何看待生活
3、解讀:8090后員工如何面對家庭
4、剖析:80后三重壓力與90的三大考驗
5、分享:8090后的三大定律
三、物質、精神、人生
1、討論:垮掉的一代/鳥巢的一代/正常的一代
2、剖析:過去—現(xiàn)在—將來
3、物質:『工作模式』工作的質量決定了生活的質量
4、精神:『生活模式』內心的祥和——靜能生慧
5、人生:我們?yōu)檎l而工作?『幸福模式』
接納自己——欣賞自己——釋放自己——管理自己
第二部分有效管理8090后情緒
一、認知:游戲—誰在控制我們的感受?
1、游戲:情緒表演秀
2、互動:情緒與文字
二、分享+感知:內心的兩個小人/太好了與太糟了
三、分析:8090后的心理狀態(tài)與情緒壓力
1、忙——工作——時間管理(拖延)
2、茫——生活——目標管理(計劃)
3、盲——學習——成果管理(變通)
四、剖析:培養(yǎng)8090后員工的良性思維,引導走出負性思維
1、感知:一杯水的重量
2、分享:人的九大情緒
3、鏡像法則:學會成為員工的一面鏡子
4、思維剖析:良性思維與負性思維
5、性格測試:Disc性格測試
6、工具:差異化管理系統(tǒng)的打造
五、講授:換位思考模式建立
1、游戲+感知:人字智慧『批評與表揚』
2、個性化談心:學會成為員工的一面旗幟
3、肯定『你能行』與否定『你不行』
4、主動『我要動』與被動『要我動』
六、工具:有效管理8090后壓力和情緒的方法
1、行為反作用力
2、微笑的力量
3、案例:壓力鍋式管理
4、有效管理的九大工具+應用
5、視頻:《生氣有毒》——人生*的痛苦是想讓痛苦沒有!
第三部分適合8090后的管理體系
一、分享:60后/70后/80后/90后的員工特征
1、討論:你了解你的團隊成員嗎?
2、分享:如何科學打造團隊凝聚力?
3、工具:能力→動力→合力→創(chuàng)新力
管理四段法:每個人都有能力,如何開發(fā)動力;每個人產生動力,如何形成合力;團隊形成合力,如何培養(yǎng)持續(xù)性創(chuàng)新力。
二、感悟:1、“管理霸道”轉向“管理王道”——“爭天下者必先爭人,爭人必先爭心;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必先治心”
工具:如何建立領導魅力
1)、分析:領導是一面旗幟,員工是一面鏡子
2)、三位一體思維:心態(tài)的平衡+心智的建設+心本的管理
3)、修煉:口——容——心
2、“說服強制性管理”轉向“陽光動員型管理”
工具:個性化溝通模式
3、放大鏡管理模式
案例分享+運用策略
4、小測試
三、內悟:角色認知
1、非管理角色(家長、官僚、老好人)
2、管理角色(??、??、??)
3、案例分享:1:1:1模式
四、外發(fā):多“管”與多“理”?用“薪”還是用“心”?
1、案例一:會議
2、案例二:擁抱
3、工具:教練式管理模式
4、職業(yè)化建設
五、講授:建立一個良性溝通體系
1、環(huán)境
2、文化
3、物質
4、精神
六、工具:建立一個8090后五心服務管理體系
1、(管理者)關心:8090后是孤獨寂寞者—————開心(員工)
2、(管理者)談心:說破無毒,表達是一種力量——交心(員工)
3、(管理者)愛心:愛是智慧,心都可以感知———用心(員工)
4、(管理者)信心:無須指責,做好榜樣!————耐心(員工)
5、(管理者)同理心:換位思考,問題簡單化———真心(員工)
第四部分當代管理革命以心為本
一、分享:世界的三次管理革命
1、科學管理:工作效率--經濟人『外界』美國
2、行為管理:以人為本--社會人『外在』日本
3、心智管理:以心為本--自由人『內在』中國
二、解讀:心本管理對于8090后的影響
1、西方價值觀與中國價值觀
2、物質基礎與精神需求
3、如何有效植入心本管理
工具:心靈管理→思想管理→行為管理→自我管理
4、引導就是最好的批評『無為而無所不為』
5、案例:鋼鐵是怎么煉成的?『造物&造人&造心』
6、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討論:1、團隊&團伙
2、職位&地位
3、管理&管人
4、領導&管心
四、心智*:馬斯洛需求理論
培養(yǎng)『向善、向上、向陽、向美』8090后下屬
五、如何有效改善8090后的心智模式
1、接納
2、調焦
3、改善
4、行動
六、工具:1、8090后幸福和快樂的方法
2、平衡工具:用心工作與快樂生活
3、成長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
第五部分心式管理的科學應用
感悟:身于行,行成于思/心于思,思源于靜/靈于靜,靜止于行
一、心式管理學的魅力
1、本源:心式管理學是員工自動自發(fā)的基礎
2、永恒:人生的始終,都是從心發(fā)出
3、成長:管理心靈是管理一切的前提
4、升華:管理者心靈的自我修煉是管理的基礎
5、平衡:敵人與戰(zhàn)友,只是選擇的不同
6、和諧:管理的智慧——人性的回歸、人心的歸位
二、心式管理者如何管理好自我
1、情緒
2、語言
3、思想
4、行為
三、心式管理者如何管理好下屬
1、談心『肯定、鼓勵、關心、尊重』
2、諫言『領導者的成長與智慧之源』
3、榜樣『修己以安人、言傳且身教』
4、愿景『使命感、責任感、行動力』
5、案例+討論:心式管理者的三問三忌
四、心式管理如何管理變化與危機
1、管理與能力
3流的管理者監(jiān)督人的行為——必須事必躬親:靠精明
2流的管理者管理人的行為——調動下屬體力:靠管理
1流的管理者升華人的心靈——發(fā)揮下屬智慧:靠做人
2、溝通的藝術
3、開會的藝術
4、用人的藝術
5、學習的藝術
6、生活的藝術
五、心式管理學的現(xiàn)實應用
1、可以整體提升管理者的精神境界
2、目標是培養(yǎng)幸福員工與快樂員工:從“心”出發(fā),管好下屬的“心”
3、工具:內在心靈的自覺——生命的管理+參與
4、分享:叛逆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雪中送炭
案例:杯水車薪
5、談論:管理是任務,管理是紀律,但管理也是人。
案例:管理者要善解人意
6、感悟:心靈七重天--要感恩、要仁愛、要勤奮、要慷慨、要正直、要慎獨、要守信
第六部分自由問答
一、自由問答
二、學員分享
三、行動方案
8090后管理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gkk_detail/4634.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李根穩(wěn)
管理技巧公開培訓班
- 中高層經理全面管理技能實戰(zhàn) 李革增
- 一線主管管理技能實戰(zhàn)訓練 康建平
- 新任經理、部門經理全面管理 曹禮明
- 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 江源、
- 三維管理力之人員管理 張習寧
-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提升 覃芹
- 問題分析與解決 李宣漫
- 生產經理、主管實戰(zhàn)管理技能 專家講
- 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學 講師團
- 從技術到管理 劉航
- 從專業(yè)人才走向高效管理 鮑英凱
- Z管理模式-快速提升中國民 林向東
管理技巧內訓
- 管理進化論:變革管理 李巖偉
- 5M1E--金牌生產管理者 程平安
- 大局為重--向上管理與結構 程平安
- 《破局 啟航》 保險行業(yè)形 李瑞倩
- 《Deep Seek助力管 董洪斌
- 教練式輔導授權激勵加速器 黑宏杰
- 降本增效--生產管理者改善 程平安
- 生產管理者管理技能全面提升 陳老師
- TWI JI--工作指導能 程平安
- 管理干部必備五項修煉 李巖偉
- 出海與國際化人才——國際總 陳雨點
- 3.0-第一性原理問題分析 劉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