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yè)運營中,財務指標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三大財務指標為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及凈資產收益率。證券信息機構會定期公布根據這三項指標排序的上市公司排行榜,凸顯了其重要性。在使用這些指標時,我們也應留意一些調整事項。
一、上市公司財務操作的透視
1. 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動機與行為
要了解上市公司是否真實地反映了其盈利能力,關鍵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潤操縱行為。這些行為可能在多種情況下出現,如為提高發(fā)行價格、獲得配股資格、避免股票被摘牌等。
2. 凈資產的調整及重要性
對凈資產進行調整,其實正是上市公司進行利潤操縱的常見途徑。調整后的凈資產能使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這兩個財務指標的決策相關性得到顯著提升。參考相關法規(guī),應對如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等進行調整。
3. 凈收益的調整及注意事項
對于房地產上市公司或其控股的房地產業(yè)子公司,要注意其在收入確認方法上是否提前確認收入。房地產開發(fā)周期長,按照會計理論確認收入合理,但有的企業(yè)卻以售樓合同金額確定為當年銷售收入,這需要引起投資者的警覺。
經過上述調整,雖然可能會降低某些方面的指標相關性,但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些穩(wěn)健的調整無疑會大大提高企業(yè)盈利狀況評價的可靠性。
二、管理指標的多維度考量
除了財務指標,企業(yè)的管理指標也同樣重要。主要包括主要考核指標和輔核指標。
1. 主要考核指標詳解
包括銷售額指標、毛利額及毛利率指標等。其中,銷售額是采購部門的第一重要指標,反映超市的經營水平;而毛利額則是企業(yè)追求的最終目標之一。營業(yè)外收入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它通常與通道費用、新品入場費、端架費等相關。
2. 輔核指標概覽
包括促銷商品達成率、庫存商品周轉率、商品訂貨到位率等。這些指標不僅關乎銷售業(yè)績,還涉及庫存管理、供應商合作等方面。新品引進和商品淘汰的指標也是評估企業(yè)運營效率的重要依據。
三、企業(yè)綜合管理的全方位布局
除了上述財務和管理指標,企業(yè)的綜合管理還涉及多個方面,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市場拓展能力、財務管理、企業(yè)文化建設、制度化建設、質量管理、項目管理以及審計、制約機制建設水平和行政管理等。這些方面的綜合布局和持續(xù)優(yōu)化,是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關鍵。
作為目標管理的核心手段,關鍵績效指標是組織內部流程運轉的關鍵參數,通過采樣計算分析,為績效衡量提供有力依據。在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過程中,績效評價指標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是企業(yè)推廣績效管理的基石。借助關鍵績效指標,能夠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進而確立人員業(yè)績的具體評價標準,構建相應的體系,不斷完善績效管理。
在精益生產的改善過程中,全面了解公司現狀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需要改善的關鍵領域,設定明確的改善目標,并對改善工作進行評估,確保改善活動的持續(xù)性和針對性。針對精益生產,構建關鍵績效指標的評價體系。
以下是具體的關鍵績效指標解釋:
(1)事故發(fā)生率:這是衡量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反映工作場所和時間內工傷的具體情況,包括安全方面的費用支出。
(2)人工效率:該指標反映直接和間接工時與合格品之間的比率,是衡量生產效率的重要標準。
(3)社會返修率:這是衡量保修期內產品質量狀況的重要指標,數據來源于售后服務處,具體計算為成品維修數量與成品銷售總量的比例。
(4)一次通過率:根據確定的計劃數和實際返工數計算,反映綜合制造能力,計算公式為(生產的總件數一需要返工的數量)/生產的總件數。
(5)準時交貨率:該指標反映按計劃供應產品的能力,計算公式為實際按計劃出貨的數量/計劃出貨總數。
(6)在制品庫存周轉率:衡量年內制品和原材料周轉的次數,具體計算為銷售成品數量的材料總成本理論金額/工廠期間購置材料的實際總金額。
(7)單臺加工成本:該指標是測定單品生產和成本之間的具體標準,計算公式為期間生產成品理論貨值/生產的總數量。
(8)設備綜合利用率:反映計劃運轉時間內工序流程生產零件的效率情況。所謂利用率是生產的實際和計劃時間之比,性能則是理論時間和實際時間之比,合格率為合格部件一次性加工完畢的數量和總加工數量之比。
(9)無中斷運行:這是生產過程中監(jiān)測中斷的一個具體標準,計算公式為總實際運行時間之和/期間總時間。確保生產過程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提高生產效率。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1819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