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導力的不同層次與發(fā)展
領導力存在不同的境界,首先是職位(Position)這一*層級。在這個階段,人們跟隨領導者往往是因為其職位或頭銜,而非真正的認同。領導者主要依靠職位權力,通過規(guī)章制度等控制員工,下屬也只是在規(guī)定職權內(nèi)服從,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比如一些管理者總是強調(diào)自己的職位權威,像“我是你爹/是你媽”這種心態(tài),這就是典型的職位型領導。但這種方式存在弊端,長期處于這一層次,團隊人員流失會增多,士氣也會低落。
接著是認同(Identification)階段。此時領導者通過建立人際關系來領導,下屬是因為自己想跟隨,而非僅僅因為職位。領導者與下屬建立起良好關系,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通過個人接觸、傾聽和學習來領導。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更愉悅,員工也更積極忠誠。領導者在這一階段需要繼續(xù)加強溝通互動,建立更緊密信任關系,并且具備鼓舞他人的能力。
從這些不同層次的發(fā)展來看,領導力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每個層次都有其特點和發(fā)展方向,而最高層次的領導力必然是在這些基礎上的升華。
二、領導力的多種概念范疇
從概念范疇來看,領導力大體涉及“關系”“過程”和“能力”三個方面。
從“關系”角度,約瑟夫·羅斯特把領導力定義為“領導者和合作者之間的一種影響關系”,強調(diào)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在這種關系中,雙方相互影響、依存和作用。
從“過程”角度,約翰·加納德認為領導力是“勸說過程,或者一個個體(或領導小組)勸誘一個團隊,去追求領導者所設定的或領導者與其跟隨者所共享的目標的范例”,拉雷恩·馬圖薩科也認為領導力是一個動員、引導團隊并協(xié)作完成改變的過程。
從“能力”角度,領導力主要體現(xiàn)為影響力。它是在管轄范圍內(nèi)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以最小成本辦成事提高團體辦事效率的能力。同時,領導力也是建立愿景目標、使自己與他人承諾于企業(yè)長期成功、激發(fā)他人自信心和熱情以及確保戰(zhàn)略實施的能力。
三、領導力在不同場景中的體現(xiàn)與本質(zhì)
在各個領域,如管理層、課堂、球場、政府、軍隊、企業(yè)甚至小家庭中都存在領導力。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說:“領導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xiàn)在的地方,帶領他們?nèi)ミ€沒有去過的地方?!蓖ㄓ闷嚫笨偛民R克·赫根也指出是人使事情發(fā)生,世界上最好的計劃如果沒人執(zhí)行就沒有意義。這表明領導力的本質(zhì)是激勵人們跟隨領導者去未曾到達的地方,而不是簡單的服從。
領導力還體現(xiàn)在解決變革性問題上,與管理解決維持性問題不同,解決變革性問題才是領導力的體現(xiàn)。例如建筑外形設計這種具有不確定性的變革性問題,需要領導力的引領。
綜合以上各個方面,領導力最高定義或許是一種超越職位權力,建立在深厚關系基礎上,涵蓋多種概念范疇,能夠在不同場景中激勵人們朝著新目標前進,并且有效解決變革性問題的綜合能力。它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素質(zhì),更是一種能夠凝聚團隊、引領變革、提升效率并促使組織不斷發(fā)展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讓領導者成為他人真正樂于追隨、心悅誠服的人,帶領團隊走向更高的發(fā)展層次。
轉(zhuǎn)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2022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