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韋斯的崛起與當選
1998年,查韋斯踏上了競選委內瑞拉總統(tǒng)的征程。他以玻利瓦爾主義為政見基礎,其與追隨者旨在“鋪設一個新共和國的根基”,對當時的兩黨制傳統(tǒng)提出挑戰(zhàn),認為那不過是政治分贓的制度。在競選過程中,出現(xiàn)了頗具爭議的事件,委內瑞拉*的兩間外國銀行——西班牙畢爾巴鄂銀根銀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在選戰(zhàn)中違法資助查韋斯數百萬元。查韋斯憑借自身獨特的領導魅力和突出的演說風格,大量運用市井語言甚至粗話,贏得了委內瑞拉工人階級和大量低收入人口的支持。1998年5月,他的民調上升至30%,8月竄升至39%,最終在12月6日的選舉中以56%的得票率獲勝,當選為左派委內瑞拉總統(tǒng)。
二、執(zhí)政后的政策變革
查韋斯于1999年2月2日就職總統(tǒng)后,便迅速開啟了廣泛的社會制度轉變。在經濟方面,他摒棄了舊政府的自由市場經濟和新自由主義原則,轉而推行準社會主義的收入重新分配和社會福利計劃。這一轉變對委內瑞拉的經濟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外交政策上,他完全顛覆了原有的親美外交政策傳統(tǒng),斷絕與歐洲和美國的戰(zhàn)略利益連結,走向了非主流的外交路線,成為第三世界發(fā)展和整合的范例。
2007年,查韋斯在社會變革方面進一步推進。3月25日的電視講話中表示會實行“集體所有制”,將大型農場收歸國有并重新分配閑置土地給窮人,3月30日便開始實行“集體所有制”。他還計劃在2007年內建立132個理論培訓中心,4月24日下令該國所有企業(yè)職工每周至少上4小時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并且這一規(guī)定還將向軍隊和學校推廣,因為他認為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社會主義革命必須擁有廣泛的政治基礎。
查韋斯與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有多次會談,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宣稱古巴比美國更民主,同時強調委內瑞拉在進行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沒有復制古巴模式,但也指出美國無時無刻不在計劃著入侵委內瑞拉和古巴。此外,他與卡扎菲關系也較為密切,2004年,卡扎菲在的黎波里授予查韋斯“卡扎菲人權獎”,查韋斯稱卡扎菲為“朋友和兄弟”,宣稱兩人“擁有相同的社會觀點”。
三、查韋斯領導下委內瑞拉的前后對比與爭議
在查韋斯擔任委內瑞拉領導人之前,委內瑞拉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國家。它是世界石油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超過沙特10%,人口與沙特差不多,人均石油儲量比沙特還多。除了石油,還有優(yōu)質的鐵礦和世界上未開采的*金礦,老百姓生活基本過得去,人人有飯吃,超市貨物豐富,中產階層擁有汽車和房子,有著向富裕國家發(fā)展的趨勢。
然而,查韋斯上臺后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國有化運動,把所有的公司收歸國有,如今的委內瑞拉陷入了危機,物價奇高,超市貨架空空,老百姓處于饑荒當中。對于委內瑞拉當前的困境,有人認為責任在于查韋斯。但這種觀點也存在爭議,因為委內瑞拉的現(xiàn)狀是多種復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查韋斯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他推行的社會福利計劃讓很多窮人得到了實惠。他的外交政策轉變也讓委內瑞拉在國際舞臺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提升了在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影響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國有化運動等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執(zhí)行上的問題,對市場經濟的活力產生了抑制作用,加上國際油價波動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共同導致了委內瑞拉如今的局面。
查韋斯在委內瑞拉的領導歷程是復雜而充滿爭議的。他的政策既有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也帶來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他的領導在委內瑞拉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委內瑞拉的發(fā)展方向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在他去世后依然持續(xù)存在,委內瑞拉仍在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20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