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板搞培訓像“盲盒抽獎”,課程選得隨意,效果全靠感覺。結果錢砸了,員工聽完課該咋干活還咋干活。其實,評估培訓效果就像給企業(yè)“體檢”,能揪出三個痛點:
錢花得值不值:培訓成本是真提升了效率,還是打水漂了?
員工學到啥了:是光記筆記不動腦,還是真把知識用上?
未來咋改進:下次培訓該砍哪些課,加哪些干貨?
二、「評估工具包」大公開!
工具1:*四級評估法(接地氣版)
別被“四級”嚇到,說白了就四步:
反應層:課后發(fā)問卷,問員工“老師講得有意思不?”“內容實用不?”
學習層:考試/實操測驗,比如讓銷售寫個客戶談判方案。
行為層:3個月后觀察,員工是否把培訓技巧用干活了。
結果層:對比培訓前后的業(yè)績,比如客戶投訴率降沒降。
工具2:ROI計算器(算清賬本)
把培訓成本(講師費、場地費、員工誤工費)和收益(效率提升省的錢、業(yè)績增長額)扔進公式:
ROI = (收益 - 成本) / 成本 × 100%
算完心里就有數:這培訓到底是賠錢貨還是搖錢樹!工具3:360度反饋法(多角度照鏡子)
別光聽員工自己吹,得讓上級、同事、客戶都打分。比如培訓了溝通技巧,就問問客戶:“這員工現說話利索沒?”
工具4:行動學習法(邊干邊測)
培訓完別急著散伙,給員工布置“實踐作業(yè)”。比如學了時間管理,就讓TA提交一周工作安排表,看效率提沒提。三、避坑指南:評估常見翻車現場
只問“你覺得課程咋樣”:這種廢話問卷于白評,得問具體行為變化。
忽略長期跟蹤:培訓效果像中藥,得三個月后看療效。
不關聯(lián)業(yè)務指標:別整虛的,直接綁銷售額、客戶滿意度這些硬指標。
四、保定老板實戰(zhàn)案例
咱本地XX制造廠去年培訓后,用ROI計算器一算,發(fā)現某課程ROI才5%,果斷砍掉。換成工具4的行動學習法,讓員工邊學邊改流程,半年省了30萬成本!東北*見解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51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