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點分析)
很多企業(yè)老板一聽說“文化培訓”,腦袋就大:市面上的課程要么太理論,員工聽著犯困;要么太模板,跟自家企業(yè)八字不合。結果錢花了,效果沒影兒,員工還抱怨“又搞形式主義”。二、選課避坑指南:3個核心標準
(干貨來了)
1、 看課程是否“接地氣”
別選滿嘴跑“高大上理論”的課!好課程得能結合你企業(yè)的實際業(yè)務。比如,制造業(yè)重執(zhí)行,課程就得講如何用文化提升效率;服務業(yè)重客戶體驗,課程得教員工咋把價值觀融入服務細節(jié)。
2、 看講師是否“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
理論派老師講得再天花亂墜,不如找個同類企業(yè)干過的“老炮兒”。比如,你搞餐飲的,找個海底撈做過文化建設的講師,那案例*戳中痛點!
3、 看課程是否有“落地工具包”
光聽課不動手,于白搭!選提供工具的課程:比如價值觀行為對照表、文化落地檢查清單、員工行為積分系統(tǒng)。拿回去就能照著做,效果看得見!三、實戰(zhàn)案例:這家公司咋選課?
(真實故事)
沈陽一家機械廠,以前文化培訓就是放PPT、喊口號,員工聽完該咋樣還咋樣。后來他們換了策略:
選了專門針對制造業(yè)的課程,講師帶過三一重工的文化項目;
課程里包含“車間文化看板”設計模板,員工自己畫價值觀漫畫貼墻上;
課后用“文化積分”系統(tǒng),員工主動提改進建議能換獎金。
結果?車間氛圍大變樣,客戶投訴少了,訂單量漲了20%!
四、選課流程:4步走不踩雷
(手把手操作)
Step 1:內部調研
先問問員工和中層:公司文化現(xiàn)有啥問題?他們想學啥?用問卷+座談會搞定。
Step 2:篩選供應商
別光看廣告,要去試聽!讓供應商提供過往案例,最好能參觀他們服務過的企業(yè)。
Step 3:定制化談判
別直接買標準課!要求供應商根據(jù)調研結果調整內容,比如增加你們特有的價值觀案例。
Step 4:簽效果承諾
合同里加一條:課程結束后3個月,員工滿意度或行為改變率不達標,退款或重做!五、落地錦囊:課后3招讓培訓不白搞
(關鍵動作)
老板帶頭做榜樣:培訓完,老板先照著課程里的方法改自己行為,比如每天晨會講一個價值觀故事。
把文化融入考核:把“踐行價值觀”作為員工KPI的一部分,占10%權重,季度打分。
搞儀式感活動:比如每季度辦“文化標兵”評選,獲獎員工上墻,發(fā)獎金+獎杯,讓文化“看得見”。
*見解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51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