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點引入)很多中小老板都知道培訓重要,但一掏錢包就肉疼!課程貴、內容虛、講師光講理論不接地氣…錢花了,員工聽完照樣不會帶團隊,這不純純“智商稅”嘛!核心需求是:花小錢辦大事,課程得能直接用管理實戰(zhàn)里。二、選培訓機構的“火眼金睛”三步法
H2:第一步:看課程體系——別光聽吹,要“驗貨”!
驗實戰(zhàn)案例:問機構要過往服務案例,比如有沒有幫同行企業(yè)解決過“員工執(zhí)行力差”的難題?方案具體是啥?
驗講師背景:講師是不是從大企業(yè)高管轉行的?有沒有自己帶過團隊?別找那種只會念PPT的理論派!
驗課程大綱:別信“萬能課程”,要看是否分模塊——比如“目標分解”“團隊激勵”單獨成課,這才實用。
H2:第二步:比價格——不是越便宜越好,要算“投入產出比”!
算課時單價:別只看總價,要對比“課時數(shù)/價格”。比如A機構10課時1萬,B機構20課時1.5萬,明顯B更劃算。
問后續(xù)服務:培訓完有沒有輔導?比如提供咨詢答疑或工具模板?這能幫你省下后續(xù)請顧問的錢!
砍虛高費用:警惕“國際認證”“大師親授”這類溢價標簽,重點看內容是否匹配需求。
H2:第三步:查口碑——別信廣告,看“真實評價”!
扒網(wǎng)絡評價:去知乎、企查查看學員吐槽,重點看差評是“價格高”還是“內容水”。
問同行經(jīng)驗:找同規(guī)模的企業(yè)老板打聽,他們合作的機構效果咋樣?真實反饋比廣告靠譜十倍!
試聽課程:要求免費試聽1-2節(jié)課,親自感受講師水平和內容質量,別怕麻煩!
三、避坑指南:這些“陷阱”千萬別踩!
“包治百病”的萬能課:管理問題千人千面,敢打包票解決的機構,多半忽悠。
講師頭銜注水:遇到自稱“某500強前CEO”的,要求提供離職證明或背調信息。
合同模糊不清:退款條款、服務內容必須寫進合同,口頭承諾不靠譜。
四、實測推薦:這類機構“閉眼選”不踩雷!
實戰(zhàn)派機構特征:講師團隊有10年以上管理經(jīng)驗,課程含大量工具模板(如《OKR目標分解表》)。
高性價比代表:比如XX教育(舉例用,非廣告),主打“培訓+落地輔導”,費用僅為同行60%。
線上平臺新選擇:對預算有限的企業(yè),YY平臺提供模塊化課程,按需購買不浪費。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51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