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不同的企業(yè),尤其是大企業(yè)會組織很多內部的基層中層高層的管理的培訓。過去我也參加過很多場,包括企業(yè)內部的高層,清華、北大、交大等教授主講的培訓等。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將企業(yè)的內部的培訓分成三個層次。
1、是比較low一點的層次,就是培訓老師基本講的是理論跟方法論,聽起來比較枯燥。學員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更不用說回去在工作中實踐。
2、是現在比較普遍的城市,就是培訓老師。除了講理論跟方法以外,會列舉很多的案例。有些講課深度老師他會結合很多真實的有關自己的故事。這樣聽起來學員是覺得有趣的,而且有很強的代入感,學員很容易理解,對培訓的評價也很高。但美中不足的是,絕大部分情況這些理論跟方法很難在實際的工作中得到有效的應用。這種情況最容易發(fā)生在知名大學教授的講課上,即使培訓結束,給學員布置了很多的有關工作的作業(yè),但實際效果也很一般。
3、是目前我看到的培訓效果最好的高階層次培訓老師對企業(yè)的業(yè)務發(fā)展與實際情況比較了解。除了講理論跟方法以外,他會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情況,列舉很多的案例。甚至在講課過程中,用他自己的方法論給企業(yè)提出很多實際有用的建議。這樣容易和學員的實際工作產生一個共鳴,學員的反應更熱烈,也愿意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課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學員也會積極主動的去完成。主要是老師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案例,做出了示范,學員的進入難度就會下降,這個也是人性的體現。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企業(yè)很難做到第三個層次,并不是大學教授的水平不夠,是老師研究的原理,并不能和每個企業(yè)的實際管理結合。如果要結合前期的調研,成本太高了,即使有調研,很多企業(yè)的情況,也不太可能花一兩周的時間就全部了解清楚。因此,企業(yè)做的好的培訓一般都是高管或者老板親自運作,這對老板與高管的要求就非常高。有些傳統(tǒng)企業(yè)通過聘請長期顧問來解決,有些互聯網企業(yè),類似阿里巴巴成立了湖畔學院、湖畔大學等專業(yè)的培訓部門或機構來解決。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11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