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的鼻祖,大家認為精益生產的理論框架,它主要包含一個目標,兩大支柱和一大基礎。
1、這一個目標就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的精益生產,*的限度的使顧客滿意。
2、兩個大支柱就是準時化與自動化。準時化生產就是以市場為龍頭,在合適的時間生產合適的數(shù)量和高質量的產品,需要以拉動生產為基礎,以平準化生產為條件。第二個支柱就是自動化,是人員與機器設備的有機配合行為,也就是我們人機工程原理。
3、一大系統(tǒng)就是改善或者持續(xù)改善,主要包含從局部到整體,永遠存在著改進與提高的空間,杜絕一切浪費,不斷的完善。
簡單的精益生產的最終目標就是企業(yè)利潤的*化,拉動式、準時化生產,要求以最終用戶的需求為生產起點,根據(jù)物流平衡,追求零庫存。要求下一道工序,需要的原物料,上一道工序必須及時送到,這樣可以保證生產能夠按照節(jié)拍來順暢的進行,就是像河流一樣流動,不停頓,不卡殼,也就每一道工序都要保證下一道工序供應的準時化。
轉載:http://www.1morechance.cn/zixun_detail/117338.html